学生频道

首页 > 学生频道 > 学生风采 学生活动

学生风采 学生活动 返回上页

苍凉底色上的阵阵暖意 —《呐喊》文学评论
2018-05-22 09:14:14    63级22班 宋思菡    阅读 7632次

 读过《呐喊》,第一感觉便是“冷”,一种阴冷直逼心底,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狂人日记》中“吃人”的封建礼教,《药》中乌黑的人血馒头,以及《白光》中一步步把陈士诚逼上绝路的诡异的光,无不为《呐喊》这部书铺上了一层苍凉的底色,即使隔着书页,也能感受到刺骨的阴冷。但仔细阅读也不难发现那苍凉底色上仍存留着阵阵暖意,似黑蓝色背景下闪烁着的团团黄晕,虽不鲜艳浓烈,但给人以温暖慰藉,给人以冲破黑暗坚定前行的力量。

《药》中的夏瑜便是书中有温度的一个人物。夏瑜革命失败被捕后,并没有畏惧,而是舍生取义,临死不屈。“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充分体现了夏瑜胸怀天下,是“关在铁屋子中”最先觉醒的几个,想用这一身凛然正气去冲破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用自己的鲜血去唤醒愚昧的国民。夏瑜这个形象的出现,使这本书的黑暗被一缕光芒刺破,给人信心与希望。而《药》文末的那一个红白相间的花环更是给作品增添了一点热度与亮色。这零星但蓬勃的小花暗示着革命者后继有人,仍有人在黑暗中为光明奋斗,希望也在一点点蓬勃生长。正如鲁迅先生在《自序》中所说“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这大概便是《药》中花环的用意。

《一件小事》中的车夫,一个生活在底层的普通百姓,却是鲁迅先生笔下为数不多的被倾注了亮色调以赞颂的人物。在那个愚昧人人冷酷利己的社会,车夫的真诚无私的品格,使他从人群中屹立,让人“须仰视才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表明了人们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并未完全被扼杀,民族仍有希望,要相信光明终会到来。

当鲁迅先生的笔触落到童年时,连色调都变得柔和起来。《社戏》中忆起与小伙伴看戏,吃罗汉豆,笔锋见不出一丝冷峻,只是怀念着,怀念那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只是赞美着,赞美劳动人民的朴实无私。

在我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冷峻的,浓黑硬气的眉宇,犀利的目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神态,他像一把钢刀,所到之处遍布寒光。但读过《呐喊》,我宁愿把鲁迅先生想的温暖些。

    因为这苍凉底色上的暖意。我想鲁迅先生笔下“亮色”的用意,即是传递出一种希望。那希望一股股蓬勃地自中华大地上升腾,给人以勇气和前行的力量。它在向人们昭示封建黑暗必将被冲破,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国民必将得到救赎。


版权所有Copyright 1999-2016 威海市第一中学 鲁ICP备15001296号-1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技区文化中路75号 邮编:264200 电话:0631-5819545

鲁ICP备 15001296号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