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频道

学科组

首页 > 课程频道 > 唯美 · 课堂

唯美 · 课堂 返回上页

经历了风雨,盼见得彩虹
2014-05-14 22:49:46    SystemMaster    阅读 4331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前总是听参加过优质课的同僚们说,优质课就是一次受磨练的过程,能熬过这么一次,就离涅又近了一步。终于,今年我亲历了这样的过程,感触颇多。能参加今年市优质课的评选,我感到非常的荣幸,这是对我教学能力的最大肯定,也是对我的新的考验,所以每次接到讲课通知后,我一直都在非常用心地去准备。经历了备课、试讲、其他老师帮忙听课评课和自己反复修改、再修改,直到讲课的过程,我更深刻的体会到,讲好一节课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节课中渗透着讲课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智慧、教学艺术,体现着讲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说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一点都不为过。今天我主要交流的是两个方面:体会与反思,感谢于收获。

一、教学目标是课堂的魂灵

    目标,一直是我们课堂的重中之重。课标,文本,学生是我们确立目标的重要凭借,三者的交汇为我们目标的确立提供了标准。备课时,寻找目标是第一步,确立了目标,才会有之后的一系列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但是在实际备课中,我并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在第一次的市直比赛中,个人认为在四篇备选题目中,《祝福》是比较容易驾驭的一篇课文。起码有大量的文本是可以发挥的,或许也是更容易出彩的。所以,我很平静地开始了准备,从看新课本开始,尝试把之前的知识记忆全部清除,全身心融入到新的一轮的阅读文本中,就像张三丰在教授张无忌打太极拳时,让张无忌把他之前学过的所有武功都忘记。但事实证明忘记的过程并不容易,我还是在阅读中有了许多固有的思考模式和套路。好在我没有着急,重新让自己跳出来,再次详读课标,详解课标中关于小说阅读的要求。关注《祝福》的小说体裁。这主要是得利于之前讲《阿房宫赋》时,位老师提出的文本体裁概念,不同的体裁的文本需要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必修文本和选修文本是不一样的,诗歌和小说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祝福》的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上,是肯定没有问题的。基于这一点思考,我开始考虑如何用较新颖的问题和思路来分析人物。在这一思考过程中,我又意识到,只分析人物太单薄,还是需要把小说主题加上。可是想来想去,就只觉得作为案件形式来破案的方法是再合适不过了,陷入了这个圈子,就很难跳出来。需要讲的东西很多,但又找不到吊起各种“食材”的那根线。这个过程是很纠结的,就只能在纸上画来画去,把鲁镇的各个人物画出来,他们都指向了祥林嫂,文章中的“我”也出现了,也把祥林嫂推向死亡,而“我”与鲁镇的人又不是一个阵营的。所以我先把他们各自的阵营进行了圈定,发现他们之间互相发生着关系。在此基础上,我开始大量地阅读有关鲁迅作品赏析和《祝福》作品评论的文章,突然钱理群先生关于“我”“鲁镇”“祥林嫂”的故事使我豁然开朗,理清他们三者的关系的同时,既能够分析人物,也能够归纳主题。而在进一步阅读关于鲁迅作品的文章时,我又在仅仅把《祝福》作为小说的基础,把它归到鲁迅小说的行列,所以最终的目标定位于“理清三者关系,认识鲁迅作品中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

本来有这样的过程,对于第二次的讲课应该是有所帮助的,但是没有想到,在市级课比赛中,我却让自己陷入了新的困难。

备课之初,我就犯了原则性错误。带着“裸备”的姿态,我从一无所有的课本开始读起,可是我的读是很明确的老师的读,把每一句话的内涵进行了挖掘,把每一部分的内容都进行了思考,写了满满一大本,当时自己还觉得卓有成效,可是这样的“初读”让我彻底跳不出“讲授”的圈子,没有办法让自己作为一个学生的身份,贴近新的文本。我看《雷雨》,处处都是问题,处处都是“需要”讲的地方。带着这样满脑子的积累,我进入了资料的查找。

资料又一次汇集到脑海中,本来就充斥着各种杂乱的脑袋,又迎接了更杂乱的汇入。从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到这个文本的主题,从标点符号的运用,到朗读时神态语气的揣摩,我把整个《雷雨》读得沉甸甸的。

我带着充实的储备,开始了颇有信心的备课。特别是上一次的《祝福》让我尝到了小切入点的好处,这一次,我就奔着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进入了漫长的思考。可是,真正开始备课时,我茫然了,脑海中全是微小细致的知识点,完全没有了一个整体性的认知。我在文本中,伸手一抓就是一把金沙,可是抓了东一把,就丢了西一处,怎样也找不到一个“釜底抽薪”的途径。我凌乱了。看着书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我完全无从下手,恨不得在课堂上一句句带着学生分析,给他们说答案。我发现,我陷入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理念,彻底跳不出来了。

这时候,我重新回到“课标、文本、学生,三者的交汇,就是最好的切入点”这句话,其中位老师强调“这其中学生最重要”。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当我陷入“老师的讲”而无法自拔时,何不跳出课文,跳出教师,真正从“单纯的学”入手呢?于是,我再次借来干干净净的课本,重新以学生的阅读体验走进文本。

关注课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鉴赏中,了解戏剧这一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本课突出特点,是戏剧这一文本特征。而戏剧的突出之处就在于矛盾冲突的集中和显著。就本课来说,鲁侍萍和周朴园之间的矛盾是重中之重。而《雷雨》作为当时震惊上海滩的优秀戏剧,更突出的特点是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了人物心理的丰富和背后人性的复杂。学生在阅读这一文本时,第一遍肯定只会关注跌荡起伏的情节,内心的初读感受应该是纠结的。如果没有感兴趣的问题,或许他们不会有兴趣再去深入思考。并且,《雷雨》的故事年代离他们太久远,其中人性的复杂又是他们这些缺少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的孩子所难以理解的,所以,如何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如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看似简单的文章深入引申,就成为了重点思考的问题。就在讲课前的那天,我和世珍在车上陈思和教授评价《雷雨》的那句话:“它好就好在,这是一部谁也说不清楚的作品。”世珍说,这个“说不清”很值得去抓住详解啊,突然如电光一闪,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我就从这句话中,找到了我的课堂的重点和目标。学生阅读一遍后,完全没有兴趣点,那么是否可以寻找学生的疑惑点呢?这对于简单了解文本的学生来说,是否也是可以带领他们深入阅读文本的有效方法呢?在解决他们自己的疑惑过程中,认识戏剧这一形式的特点和本文本的突出特色。其实,之前我也曾不止一次看到过这句话,但因为当时没有文本的整体认知,没有弄清楚课堂到底要让学生学习什么,所以也就只把这句话当做一般评价而已。到此时,我才明白,一切机会的取得都是需要之前的大量的准备和明确指向的。

二、学生的参与是课堂的主体

这是教学思想的问题,素质教育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堂。在上完《祝福》这节课时,我一度沉浸在课堂的表面流畅中,直到我观看了自己的上课录像视频,在盲目的自我愉悦之后,有了清醒的认识。首先从“讲”“学”数据上来说,整节课我“讲”的时间基本在30-35分钟,学生的回答只不过是穿插性的行为,学生的所有思路都是跟在我之后亦步亦趋的。这与我们在有效课堂中倡导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理念是不相符合的。所有的问题都是我先设置好了的,学生在回答我的问题,而没有一个完整的思考和思维过程。课后位老师提出,如果能够把处理鲁镇和祥林嫂的关系质这一问题的处理交还给学生,则会有一个较完整的展现,这样就不会让人觉得,一节课都是老师在“牵”着学生走了。第二,从课堂问题的提出来说,整节课存在大概8-10次左右无价值的问题,总是老师说了前半句,等待着学生接后半句,这种不需要思考的问题,其实就是学生对老师的迎合,满足了老师沿着预定的答案继续进行的设想。其实这些问题要么老师自己表述完整,要么变成完整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不要出现老师一开口,学生一呼百应的“虚假繁荣”的情况。

其实一些问题的解决完全可以放心交给学生,只是我们在课堂上总是不敢完全放手给学生,生怕课堂出现不可控的因素或者学生出现理解上的困难,而在学生说不出来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或老师进一步提醒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此时教师更应该耐下心来,想办法启发诱导,侧敲旁击,让学生一步步自己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一堂课只有学生动起来了,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了,体验到探究发现的乐趣了,才能算是一堂高效的课。

在这些方面我做的是很不够的,在讲课的过程中,有些环节处理的太急,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来,缺乏进一步的深入引导,有时自己着急就把答案说出来了。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这一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理解,就需要缩短用时,这点在我的《雷雨》课堂上,我做的就不够好。在学生已经对一些语言背后的内涵有了充分的认识,就不再需要反复阅读了,反复阅读只会使课堂显得拖沓而沉重,阅读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我们课前事先准备好的表现方式。这就需要讲课老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调控能力,讲课时多走到学生中间,就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也是我以后应该多注意的。

三、教师的主导是课堂的亮点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调控者、解惑者和提升者。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去探究,去思考,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解决问题,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思路出现偏差时,教师及时去点拨,及时去引导,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思维之路。除了这些,在课堂教学中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一堂课要看有没有深度,有没有提升和升华,还要看教师在点拨和归纳时有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会不会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概括出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和主要方法,这当然也需要教师对教材有深入而又准确的把握,对教学目标有清晰而又深刻的理解。

    在《祝福》课堂中,在课堂上有一些评价语言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例如,在学生回答“为什么我不能回答祥林嫂的问题而只能逃走时”这一问题之后,老师能够提醒学生,分析人物行为时一定要注意联系人物身份和性格。但是还是存在大量“非常好”之类的鸡肋式评价语言,这与我平时的学习不够有很大的关系,真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整堂课出现“非常好”和“很好”共12次,当自己在反观课堂时,觉得词语贫乏地让自己汗颜。另外,还有关于课堂生成的问题。真正当生成出现的时候,我处理的并不好。在分析鲁镇人以祥林嫂的痛苦为乐部分时,我预设的情况是学生可能会存在理解上的问题,我准备好了步步引导,强调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结合背景等等方式,没想到学生一下子就回答出了“正确答案”,打得我措手不及,但觉得自己准备的一些东西不吐不快,所以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重复性的强调,总是想把自己准备好的资料倒给学生,其实事后看看完全没有必要,或者可以让其他学生再谈谈他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大多理解了并能够表述出来,就是在没有必要纠结于这个问题了。而在《雷雨》课堂中,这样的课堂,看似应该是撒开了的课堂,学生回答到哪儿,跟读就到哪儿,老师的指导就到哪儿,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就颇见功力了。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预设到学生诵读的各种情况,好与不好,部分好与个别好,没有感情与把握不准感情,这些不同状况的存在,决定了老师的点评语言和引导语言的不同。虽然在上课之前,我也准备了许多的评价性话语,但是真的到了课堂上,才发现书上的字不能很灵活地变成口中的话,语言瞬间就变得贫乏而苍白。因为这种不流畅,导致学生的读没有得到很好地指导,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没有明显的收获感和满足感,愈发导致课堂的沉闷和冰冷。而我作为老师,自己阅读能力的欠缺,使得我内心充满了范读的欲望,却始终不敢开口献丑,只能一遍遍寄希望于学生。就这样,课堂没有了精彩,学生没有了动力,老师没有了呼应,四十五分钟,基本上就是熬下来的。

上完课后,我很难过。虽然许多听课老师说,是这些学生太沉闷了,但我始终觉得,为什么别的老师的课堂学生会有那么精彩的展示?问题应该还是与我有关。除了上述的一些原因,还因为我对这堂课缺少应有的热情。太多遍的课前打磨,让我对这篇课文深恶痛绝,连我自己都觉得课堂上没有真正的融入其中,学生也一定会感知地到。课堂是双方面的,我没有充分付出,怎能回来学生的丰厚回报呢。

四、感谢与收获

在我准备课的过程中,有很多同事给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当时我就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智慧,以后要多听同事的课,多向别人学习。尤其是让我感动的是,423的上午,郭主任和我们办公室的各位,在有双堂的繁忙工作中抽出时间组织了一个强大的阵容来对我的课进行指导,在听了我的课后,老师们对我进行了头脑风暴式的评课,让我难忘,也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真切地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我根据他们的建议对自己的课进行了修改和再修改,我想如果说这两节课上的有一些成功之处,那也应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更坚定了我多向他人学习的决心。

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感受到自己这么迫切的需要学习,也很少体会到自己因为学习而取得进步后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功夫是下在平时的,临时抱佛脚和碰运气不是长久之计,丰厚的文学积淀和教学智慧的积累需要我用心,用法,逐渐获得。最后,我盗用网上看到过的一首小诗,聊表我的此刻心绪。

学习伴吟哦,

感悟更为多,

井底管窥日,

家车恐差讹。

出游增见识,

反馈常摩挲,

不远取经典,

交流互切磋。

版权所有Copyright 1999-2016 威海市第一中学 鲁ICP备15001296号-1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技区文化中路75号 邮编:264200 电话:0631-5819545

鲁ICP备 15001296号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201号